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院赖蔚英教授团队深耕闽地红色沃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闽西苏区探索》《文物中的福建党史》两部著作重磅出版。通过闽西苏区理论探索与福建抗战文物实证的双重维度,为抗战精神寻根溯源,让红色基因焕发新时代光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闽西苏区探索》首次系统阐释闽西苏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实践地的历史价值。书中展示的苏区军民信念如铁团结奋斗的精神特质,蕴藏着抗战精神的源头密码,是抗战时期全民族同仇敌忾的精神雏形。书中以详实史料,还原了闽西苏区如何以“扎根实际、敢闯敢试”的探索,为抗战时期党的理论传播、群众动员积累了宝贵经验,让“苏区精神”与“抗战精神”在历史脉络中自然共鸣。
《文物中的福建党史》则以“文物”为无声的抗战见证者:“树荆堂”见证1934年福建子弟兵率先举起抗日旗帜,发布《北上抗日宣言》的历史瞬间;“芗潮剧社徽章”记录了地下党员以文艺为武器,在闽南掀起抗日救亡浪潮的峥嵘岁月;“厦儿团铜徽章”铭刻着34名厦门儿童辗转东南亚募捐15万港元支援抗战的国宝传奇。“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护照”记载2700名闽西儿女奔赴皖南前线的热血誓师。“抗战家书”字字泣血展现才溪儿郎身为军人,岂能落人之后的赤子之心......这些福建本土文物背后的故事,将宏大的抗战历史落回到具体的闽地场景,让读者触摸到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抗战记忆。
作为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出版资助项目成果和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研究成果,两部著作的出版,既是赖蔚英教授团队对“把论文写在福建大地上”的学术践行,更是以专业力量为抗战精神“寻根”——从闽西苏区的理论探索,到福建抗战的文物实证,字里行间皆是“家国大义”的传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两部著作现已上架。诚邀广大读者透过学术视角感悟:闽西苏区如何孕育抗战精神火种,福建文物怎样讲述身边的红色信仰。让我们共同守护这束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在新时代征程中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