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读书社|读书社师生热议《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


近几月来,中共中央党校连续推出《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福州》三个专栏,采访曾与习近平总书记共事的多名党员,借由他们的回忆,串联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厦门、福州的心路历程,客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风范、远见卓识、为民情怀和优良作风,从中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期间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尽职尽责为地方谋发展的思想道路,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鲜活教材。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掀起深入学习采访实录的热潮,通过会议探讨、诵读文章选节、记录阅读笔记、分享学习心得等方式,线上学习、理解,线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对《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采访实录展开学习讨论。大家联系采访实录相关内容,结合家乡变化谈体会、讲感受、话未来,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使命担当,凝聚青春力量。

   读书社指导老师 李东

《习近平在厦门》系列采访实录,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尚情怀、“立志做大事”的责任担当、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展现了领袖的远见卓识。通过学习,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要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自觉“守初心、担使命”,做好本职工作,弘扬正能量。

   读书社指导老师 邓力

《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深刻阐述了保护好古建筑和文物的重要性,鲜明提出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论断,对今天做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明自信,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读书社社员  黄叶花

《习近平在厦门》一书共13篇采访实录,通过习近平同志当年的同事、接触过的干部群众的真实讲述,再现了他在厦门的工作经历和领导风范,充分展现了他深入把握经济特区发展科学规律的远见卓识、切实解决群众所想所急所盼的为民情怀。让我认识到应该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践行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了中国的繁华而更加努力。

   读书社社员 林梓熙

《习近平在福州》的采访实录中生动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抓旧城改造、园林绿化、城市科学研究、为民办实事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彰显了习总书记的远见卓识、战略思想、博大胸襟和为民情怀。在那当中提到的一桩桩生动的故事、一件件为福州发展所办的实事,都是习总书记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让人深受教育、倍受激励。

身为福州人,决定要深入学习采访实录,自觉对标看齐,努力拼搏奋斗,为建设有福之州、幸福之城作出贡献!

   读书社社员  洪婉清

通过阅读《习近平在厦门》,了解到习近平主席早些年在厦门工作一心做“大事”,不论是经济建设还是解决群众困难,都充分展现了其远见卓识和为民情怀。在厦门读书的日子,也逐渐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厦门所带来的影响与变化,使得厦门经济特区发展迅速,基层建设稳固。

   读书社社员 施国茂

读完《习近平在宁德》对于我们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在宁德为官时积极走群众路线,深入宁德各地区。

身为宁德人的我,从厦门回家时,都感觉家乡变得陌生起来。我在这几年深刻的感受到了宁德发展的迅速。这都有赖于总书记立足长远的战略思维。值得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学习。

   读书社社员 陈潇

读了《习近平在福州》这篇采访实录,我深刻的记住了总书记提出的八个大字“真抓实干,马上就办”。马上就办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具有的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强烈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具有的与时俱进、永立时代潮头的紧迫感和时代感,始终具有的求真务实、高度认真的科学态度和鲜明实践品格,事关端正党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采访实录,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供了鲜活教材,对引导海院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践行初心和使命具有重要教育示范意义,海院青年要深入学习体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




网站备案:闽ICP备05012398号 Copyright © 2008-2009 WWW.XMOC.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