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5日下午,校督导团成员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参与教研室活动交流,与一线教师面对面交流,对教学方面的薄弱环节提出探讨和建议,切实落实“督”“导”工作。
通过教研活动,督导团对马院下学期的开课计划、任务以及排课安排等有初步了解。结合马院的师资力量、课程性质等因素,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采用相对集中的专人负责课程的方法进行排课,探析"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打造“金课”。据悉,下学期马院将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与“陈嘉庚与陈嘉庚精神”、"形势与政策"等课程。
交流中,督导团副团长陈志贵反馈了本学期对马院所开设课程的听课督导情况,以课程目标达成度、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宣贯等引入座谈,就精心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等与到场教师进行畅谈,对如何提高课程目标达成度、打造一堂学生认可的“好课”“金课”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接地气的课堂等提出督导建议与思考。会上,校督导团成员还强调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工作的意义与注意点等。
在提升思政类课程目标达成度上,会议认为,思政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类课程建设不仅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相统一,同时要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中要对我校校情和学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载体。既重视以理服人,也注重以情感人,善于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以小见大,借事说理,以理说事,让有意义的内容有意思,让有深度的理论有温度。
在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电子教案方面,马院教师以个人教学经历分享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新闻播报、科技成果播报以及社会实践教学等形式,对提升思政课堂的吸引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心得和感悟,对组织社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难与担当进行交流。会上,教师们对思政类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与考核进行探讨,对思政类课程的教学评价标准提出建议。此外,在场教师提出采取电子教案优化现在的纸质版教案的建议。
关于思政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会议认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一直以来,思政课程都承载着春风化人的重要作用,上好思政课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场教师表示,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和担当上好思政课,就像习总书记强调的“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关于信息化教学平台在思政类课教学中的应用,马院分享了利用学习通平台搭建马院资源子平台,以搭建教学团队加强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行教学团队研讨、完善教学设计等,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本次活动有利于促进督导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马院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宣贯意识,积极邀请校督导参与马院社会实践课程的全过程,以督促教督教相长,共同提高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
该活动作为本学期校督导团走进教研室系列活动之一,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益实践,也是推动我校教学质量建设的有效形式,校督导团今后将把走进教研室活动形成常态化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