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热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1月8日至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刻阐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一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共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反响热烈。

    林杰钦:《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决议贯通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大命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老师,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原原本本学习全会文件,读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要点要义,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增强斗志。首先,我们要围绕全会精神加强学习研讨,结合自身学科领域进行深入自学。其次,各教研室要抓紧组织老师进行各个层面的学习与交流,在交流中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再次,在教学安排上,要马上把全会精神融入教学内容,深入推进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最后,在宣传方面,马院思政社团要及时请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六中全会学习讲座,发出学习声音,有计划从不同角度深入阐释全会精神,以务实行动深化对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

    赖蔚英: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通过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全面总结,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不仅以雄辩的历史和现实宣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向世界发出了继续奋斗的铿锵誓言,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将以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沈红: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将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路径中,用纵向、横向比较的方法讲好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成就。做好学生思想和价值的引领,引导学生以史为鉴,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引导学生投入强国建设实践。切实找准切入点、连接点,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最鲜活的教学资源,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为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注入强大的思想能量。

    胡啸尘: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我党百年的历史进行了归纳总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党根据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在不同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指引了奋斗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我们作为思政教师,站在党的新百年起点上,要理直气壮向学生讲出去,引导好我们的接班人树立起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朱静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一次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决议开创性提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历史幸运、时代幸运,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的决议,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决议中的“五个方面”历史意义和“十个坚持”历史经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深层逻辑和胜利密码,让我们更加清楚过去百年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斗路。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首先要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在课堂上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在工作中把全会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努力走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工作之路。

    张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历史、面向未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是一次意义深远、继往开来、催人奋进的盛会。作为一名思政教师要牢记光荣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不断学习、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利用好课堂育人主阵地,发挥好大思政课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铭记苦难与辉煌,不负使命和梦想,成就出彩人生!

王靓靓:六中全会思想含量、知识含量十分丰富,意义极为重大、影响极为深远。作为思政教师,我会更加深入思考如何让“六中全会”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努力培养他们将自己的命运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之中,把青春和奋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之中。

    王静:思政课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传播者、政策宣讲者、理论阐述者,肩负着推动党的最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任。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不仅自己要深入学习六中全会精神,还要对学生积极宣讲《决议》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传递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更好地激励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从理论和实践中,让青年学子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创造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从而切实树立起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崇高追求。

    杨秀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十个坚持”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也为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将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程,塑造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林晓娇: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历史决议精神,本人深切感受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才能从过去获得成功走向未来继续成功。我们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当好宣讲员,大力传颂伟大建党精神,告诫青年学子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要努力学习、提高本领,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孙晓彤: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召开,适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作为党员,应把握好“十个坚持”的百年历史经验,深入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通过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更清晰把握历史规律,增长智慧、增加信心、增强斗志。作为思政教师,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做好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工作。

    李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中的“四个伟大飞跃”,即“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次“飞跃”,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彰显了科学理论对伟大实践的引领作用,使马克思主义之“行”鲜明凸显出来。作为一名思政教师,要把党的伟大成就,伟大理论成果,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树立科学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必将取得更大的辉煌。

    刘慧文:六中全会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再一次有力诠释,审议通过的《决议》,深刻总结了百年奋斗历程中的成就和经验,充分展现党经过百年的探索进程,已经发展成为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执政大党,是统一全党思想、团结全党力量、引领前进方向的重大行动纲领,全会对全党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吹响了中国共产党人新长征奋进路上的集结号,发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宣言书,凝聚了全党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向心力。

    曾雪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作为思政教师,我们应当立足岗位、深刻领会《决议》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将其融进思政课堂,讲好《决议》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让《决议》融进学生心脑,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

    黄黇:百年担当的历史使命,任重道远,前途光明,更加坚定了党和人民的伟大梦想。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现在,党团结带领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们应该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力量,看清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坚定信心决心,自觉地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到教学全过程当中。

    周志勇:全会认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需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选择和走过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正确性,用以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马克思主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以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胜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的先进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的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要用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感人故事来教育、引导学生,让青年大学生能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让青年一代在新时代能够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刘欣怡:十九届六中全会既是对历史实事求是的回望,也是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作为思政教师,我们当认真学习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增强做思政教师的使命感。首先,全会系统回答了我们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以及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四史教育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其次,公报中再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性。如何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青年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伟力,传承和弘扬这一精神谱系,值得在教学设计中深入思考。最后,我们要将千年伟业和我们每个人的担当与使命结合起来。身为思政教师,当在实践站位中领悟使命感,时刻提醒自己以理论的决心、信念和勇气引导和鼓舞青年学生,铸魂育人。


网站备案:闽ICP备05012398号 Copyright © 2008-2009 WWW.XMOC.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维网科技